(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8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 实习生 姚可)在木板上画好线,用锯子锯出形状,再细细打磨加工……历经一个下午,一把木制的匕首慢慢成型。近日,记者走访雨花非遗馆,来这里的芒果大叔木艺坊体验木工的12岁的贺博涵眼里满是成就感。

剪纸、糖画、女书、面人、木工……在研学中体验非遗魅力,在非遗展演中感受传统文化,雨花区以雨花非遗馆为依托,打造非遗传播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好阵地,让市民一站式“零距离”体验300多个非遗项目。

在雨花非遗馆内的刘金铎瓷刻艺术馆,宝庆瓷刻湖南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金铎正手持小锤,忙着创作一幅肖像画。玻璃锤画是刘金铎在宝庆瓷刻技艺上的艺术创新。与瓷刻、石刻所用工具不同,玻璃锤画创作需要用铁锤砸,再根据玻璃碎裂后产生的纹理进行图案设计。经过光的折射,画面呈现出美丽的纹理和钻石般的光泽。

雨花非遗馆馆长邓运姣介绍,目前,该馆拥有2.4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汇聚300余个非遗项目、200余名非遗传承人,包括泥书大师刘上四、女书大师李爱莲等,是国内聚集非遗项目数量最多、非遗传承人最集中的场馆,逐渐形成了“天下非遗聚雨花”的品牌效应。

研学是雨花非遗馆的一大特色。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雨花非遗馆结合校本课程延伸开发非遗手工体验项目30多个,申请了800多项版权登记。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贯穿于教育始终,为中小学及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传统文化第二课堂。截至目前,馆内累计接待全国中小学生研学体验数十万人次。

为打造雨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党史教育宣传窗口,加强党建引领非遗发展,促进雨花非遗馆在党员学习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馆内还打造了“四史馆”,将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满足红色教育研学需求。

雨花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雨花区探索建立“1+N”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雨花模式,搭建“中心、所、站、基地”四级架构,构建大中心格局,有效整合全区范围内公益场馆资源,实施一体化管理,建成中心、所、站、基地191个,打造了跳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30个示范样板。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

推荐内容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