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上财,有一批勇攀科研高峰躬身践实的学生,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精益求精的信念无畏前进,用求索和实践勾勒人生蓝图,用勤奋和汗水谱写青春华章,他们就是上海财经大学第七届“学术之星”。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成长故事。

王禹

wang yu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01

个人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9级会计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科创板注册制改革与esg,导师为薛爽教授。

博士在读期间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审计研究》《财经研究》,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接收或发表9篇论文。主持1项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泰隆银行奖学金以及一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

02

发表论文

[1]薛爽,王禹*:《科创板ipo审核问询回复函与首发抑价》,《管理世界》,2022年第4期。

[2]王禹*,王浩宇,薛爽:《税制绿色化与企业esg表现——基于《环境保护税法》的准自然实验》,《财经研究》,2022年第9期。

[3]薛爽,王禹*:《科创板ipo审核问询有助于新股定价吗?——来自机构投资者网下询价意见分歧的经验证据》,《财经研究》,2022年第1期。

[4]王禹*,陆嘉玮,赵洵:《债券市场参与者认可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吗?——基于公司债券发行定价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已录用

[5]胡国柳,王禹*,胡珺:《减税政策会影响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吗?——基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审计研究》,2022年第4期。

[6]潘俊,王禹*,王亮亮,王博森:《城投债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差异及其机理研究》,《会计研究》,2018年第9期。

[7]潘俊,王禹*,景雪峰,余一品:《政府审计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审计研究》,2019年第3期。

[8]wang yu, lu jiawei, zhao xun:《do bond market participants care about directors’ and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bonds》,《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2022,volume 10,issue 3

03

获奖感言

科研之路是艰辛且坎坷的,所能做的就是保持对学术的热爱,享受攻克难题的兴奋与喜悦,慎思笃行,静待花开。

04

个人学术历程

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

2019年9月,我进入上财读博,开启我的科研生涯。老师常常教导我,写一篇论文前,要多问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贡献在哪里?简单来说,拟研究的问题是实践中提炼的,还是从已有文献中启发得出的;其次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严谨,度量指标能否准确地刻画这种现象;最后,这篇文章有何增量贡献,在现有理论框架体系下放在什么样的位置。经过三年的科研生活,我认为回答以上三个问题需要广泛阅读,打好理论基础,修炼科研内功

入学那年恰好遇到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因此博士阶段的第一个研究方向就是关于科创板的注册制。然而,ipo作为公司金融领域经典的研究话题,加之国外关于资本市场注册制的研究相对较为成熟,我意识到如果仅仅用科创板的数据重新检验一遍已有的经济理论,增量贡献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博士第一年我没有着急落笔写文章,将大量的时间用于阅读国内外经典文献,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经典文献到最新大咖的工作论文都阅读了一遍,细致体会ipo领域文献的发展脉络,同时梳理了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变迁,回顾了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注册制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了博士期间第一篇论文并发表在了《管理世界》上。在第一篇论文写作的同时,我关注到了科创板独特的机构投资者网下询价场景以及ipo后短期内股价剧烈波动的现象,陆续形成了第二和第三篇论文,并围绕科创板制度改革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

记忆犹新的是2017年参加上财暑期学校时靳庆鲁教授分享的毛竹故事:“毛竹用了4年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但从第5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用6周,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4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等到时机成熟,你会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学术科研亦是如此,虽然短期内发不了文章,但终归有一天会反哺于你。

青山座座皆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

学术科研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取的,熬夜读文献亦是不可持续的,应将科研融入生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有规律地进行阅读和写作。更为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遇到学术挫折不要气馁,毕竟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才是主旋律。人生路上,应对失败的态度与方法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有人被失败击垮,有人能遇挫越勇。既然选择远方,我们要享受科研生活带来的喜悦,又要能够接受拒稿带来的打击,以平常心去面对,反思科研生活中的不足,在不断改进中成长。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博导薛爽教授,感谢她三年来耐心的指导。我深知自己的基础不是很好,科研写作中出现许多基础性问题,但老师没有不耐烦,反而用心帮我思考如何解决研究难题,逐字逐句帮我修改文章,让我体会修改过程。平常遇到与我研究话题相关的文献、政策、专家讲座以及公众号文章等,都会第一时间推送给我,在此过程中我飞速成长。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样令我叹服,我将以老师为标杆,争做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最后,想以汪国真的诗与大家共勉: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导师

薛爽

xue shuang

01

导师寄语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祝贺王禹荣获学术之星提名奖,希望王禹同学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做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

02

指导感悟

指导博士生,是一项痛并快乐着的工作。所谓“痛”,是学生们的压力自己也感同身受; 当然更多的是快乐,看到他们从研究小白不断成长为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优秀学者,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最幸福的事情吧。

03

育人理念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来源 |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会

编辑 | 李京烁

上观号作者:上海财经大学

推荐内容

热点新闻